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坚守革命初心铸就教育本色
□马克思主义学院 段林超
文章字数:2577
  一、延安精神的发展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2020年9月,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召开和研究会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希望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党中央在延安13年,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最为辉煌的时期。除了党的自身建设,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广大人民,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和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延安成为抗日的灯塔,民族的希望。陕甘宁边区是根据地建设的模范。根据地的建设,包括了民主政权建设,发动和组织农民抗战,减租减息,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进行干部培养和开展文化教育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努力探索社会建设之路等。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同根据地人民的血肉联系,对以后建设新中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延安精神就是这些观念和作风的高度概括,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初心和使命。
  从延安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飞跃经验中汲取营养,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飞跃。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创新。现如今新时代应该如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新的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出了答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用这个理论滋养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进作风、扎实工作、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会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二、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延安时期,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赋予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将其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经过延安整风得到全党认可。就延安精神内在逻辑而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石,是渗透在延安精神中的精髓,这正是延安精神所具有的科学性之所在。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的宗旨体现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正如毛泽东所讲:“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理论上看,延安时期是党的历史上对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观点对待人民群众、以什么样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拥护、以什么样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进行系统概括和总结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从实践上看,延安时期也是党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构建密切的党群关系的重要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党坚持唯物史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决定的。党的先进性只有通过党长期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出来;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通过党长期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才能表现出来;党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只有通过党长期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延安时期,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党冲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束缚,开创出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三、用延安精神指导教育实践
  2021年学校组织西安开放大学培训课程,我从教授们的线上培训吸收知识,参加学校“教学大练兵”活动,再到如今仔细反思此次收获,我不但在思想上更进一步,而且在实战中激发自身潜力参与其中。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开放大学的思政课教师,要在各方面积极行动夯实本领。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指出实现四个转变。作为教师,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上,将摸索新教学模式,于实践中探索,在科研中推进,抓住今年党史学习的机会,在学校“我为师生办实事”的活动中积极调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我要深化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智慧教育在技术上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师的课堂可以远端共享、传输优质教学资源,实质上是更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想学生之所需、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作为青年教师,要积极学习并且熟练掌握教育技术、把握教育时机与教育尺度,让技术与资源为自身教学服务。同时强化团队意识,加强与教学团队的协作,更好开展教育工作。
  而我参加的宣讲活动中对张富清老人的事迹学习,更是让我更好的认识“初心”这个词语。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他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我学习的榜样。
  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开展“四史”学习,而在教育工作中弘扬延安精神更是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重要方面。在课堂中注重联系红色史实,讲好革命故事,弘扬奋斗精神,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历史,激励人心,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凝聚起磅礴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