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面花”少年传承工匠精神 用勤奋谱写开大故事
文章字数:2109

  本报记者 颜钰姗

  “面花”少年的启蒙老师是奶奶
  “面花”少年李明轩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2000年6月生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零零后”,他在7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面花了。
  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当地人习惯用面塑成各色动物、花卉,以代替祭典中的三牲。在当地日常的生产生活和岁时节令、婚丧嫁娶、诞育寿庆等习俗活动中,面花的使用更加普遍。
  奶奶是当地有名的面花手艺人,在奶奶的熏陶下,他也爱上了面花制作。作为家族中第四代面花手艺人,李明轩说,他也尝试过别的工作,但这些工作都没办法真的走到他的心里,到头来,他还是喜欢坐在那捏花馍,正是他的这份倔强,才有了未来的“面花”非遗手艺人。李明轩说,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年轻人也可以很专注的投入做一件事。
   用创新为非遗增色 但创新的前提是“守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非遗“面花”距离他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会选择进入这个领域的更是少数。
  对于很多‘80后’‘90后’,他们对面花的了解和讲究知之甚少,也不甚‘感冒’,李明轩说,他希望让更多年轻人能接触到形式多样的面花。
  向同行请教、参加培训、自己摸索创新……李明轩努力用年轻人的思维为这门古老的技艺“增添活力”。他增加了新的技术,比如用喷枪上色,更换配方让面花可以保存一年至两年,创作更多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
  “在我看来,面花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小挂件、摆台、旅游纪念品等,但其‘魂’不能变。”李明轩说,他希望用年轻人的思维诠释这门古老的技艺,但创新得先“守旧”。
  “从小耳濡目染,我知道面花背后的故事更精彩,比如不同的花、动物等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长辈也不断提点我,不管如何创新,都不能让面花失去传统的味道,”李明轩说。
  “面花”少年遇瓶颈 踏上开大求学之路
  长时间的手工劳作,让他的身体和心理都超额负荷,思维创意也遇到了瓶颈,正当他陷入苦恼时,一次机缘巧合下,从朋友那里听说了西安开放大学。其实他很早就有想提升学历的念头,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此时正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时候,于是他没有任何犹豫,来到了西安开放大学就读。李明轩是2021年3月入学,学习的小学教育专科专业,在2023年7月毕业。
  他自己说,之所以选择小学教育专业,是因为做任何事的时候他都是“走一步看三步”,他习惯用前瞻性的思维思考问题,他想将非遗带入校园,通过他的讲解,能让孩子们能从小就开始了解非遗“面花”,喜欢上“面花”,这样非遗“面花”才能不断传承下去。正是这个信念,陪伴他走过了两年的校园学习,在这段学习的经历中,他也深受启发。
  学习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李明轩作为一名成人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不懈的奋斗精神。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总会挤出时间,埋头于书海之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每当夜幕降临,他的书房里总是灯火通明,那是他在与书籍对话,与知识共舞。他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总会认真的记录下来,等到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再询问老师。正是他这样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获得了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称号。
  李明轩不止局限于读书,他还希望能拓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于是他带着《面李生花——陕派“面花”文化产业孵化面李生花——陕派”面花“项目计划书》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中荣获金奖。
  生活闲暇之余,他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好,这些活动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工作上,李明轩更是展现出了他勤奋敬业的一面。他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无论是大事小事,都能亲力亲为,尽心尽力去完成。李明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努力学习、认真生活、勤奋工作,他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学生。
  用不懈努力和作品成绩 证明“少年当自强”
  早在2018年,李明轩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三原县面李生花面塑面花工作室,他致力于将非遗“面花”研学,团建体验,销售作品等结合为一体,开展工作以来,他教出学徒50人。
  2019年扶贫教学80余名,帮助贫困人口学习技术,既传承了非遗也帮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为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在工作之余,他深入学校义务演讲让“非遗活在课堂上”给下一代带来不一样的艺术知识。
  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他的参赛作品《东方守护》以“孔雀”象征国家,56根“羽毛”象征56个民族,寓意我们每个人都像孔雀开屏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散发着光芒,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该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冲击力,受到了大赛评委会的认可,并被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
  李明轩曾被咸阳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村报、中国文明网、咸阳电视台、陕西省电视台第一新闻、陕西省文旅局、三原县文化局、三原县文化馆、西安广播电台、三原县融媒体、聊城日报、运城新闻等众多媒体争先报道。
  就是这样一位谦逊优秀的学生,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书写了成就和辉煌,为母校添彩,为自己增色,他说未来一定要再回到母校,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开大本科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