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外国文学的魅力
教学处(文法)付秋会
文章字数:1405
  文学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是相互理解的桥梁,是创新发展的镜子。不断发展的全球化需要我们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认识中国以外的世界。在认识中理解,在理解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外国文学就是我们认识中国以外的世界的最经济便捷的方式。
  外国文学是中国以外世界各地人们社会生活的形象生动反应。它形象地再现了各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漫终年代里经济、政治、文化、风尚等多种情况,描写了与中国不一样阶级、阶层的大家的精神
  特征,内心世界和现实关系。从外国文学作品中,大家会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的知识。从希腊神话中,了解到古代希腊人对自然和人性的认识。从但丁的《神曲》中,了解欧洲中世纪宗教与生活的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英国狄更斯等作家“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聚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他从中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从当初全部的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称赞托尔斯泰“创作了无和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断言她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不朽的外国文学作品, 是我们认识各国社会生活的不可多得的形象化教材。
  外国文学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桥梁。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加缪认为:“艺术首先在于理解”。在学习了《荷马史诗》《威尼斯商人》《水仙号上的黑水手》《毛猿》等作品以后,我们得以理解为什么海洋探索、船舶制造在很多欧美国家工业和民众生活中占很大比重的原因;在学习了《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钦差大臣》《巴巴拉少校》《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待戈多》等等以后,我们可以认识理解到戏剧创作与观赏为什么是外国民众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文主义到启蒙主义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得以了解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在外国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悲惧愁,是人类共通的真切感受。这些共通的情感成为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基础。
  外国文学是淬炼品格的途径。外国文学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宏阔的“世界文学”、文化视野,在
  这种开放性的视野中、在与中国文学、文化的比较中深入思考中外文学文化的交融与差异,在“他者”的视野下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如在梳理文学发展史时,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学发展、文明历史没有中断这一事实思考, 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外国文学作品中反映封建专制的腐朽,资产阶级的虚假民主、自由、种族制度、种族歧视的罪恶,殖民侵略的罪行等内容的讲解,增强是非辨别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精神;巴尔扎克要做“时代书记”的责任感、使命感;海明威的“一个人,你尽可以消灭他,却打不败他”的坚韧顽强,及其面对挫折、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和毅力,等等都能够引发人的情感共鸣,引发人的深入思考,在故事的欣赏中受到感染,在情感的共鸣中淬炼品质。
  外国文学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明的多样性,世界的多元化,能够让我们更深切地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让我们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谐相处,构建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