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苏东坡传》读后感
文章字数:1236
  组织人事处 巩航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说,这一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我第一次认识了苏轼,那么林语堂老先生的《苏东坡传》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
  苏东坡亦名苏轼,一生可谓坎坷,青年时中进士,后又因王安石而谪居黄州,元祐年间因太后摄政,步步进升,是朝庭的翰林学士,后又因反对派掌政,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儋州谪居,穷苦之至,太后再次摄政,用她独具慧眼发现了苏东坡的才华,在徽宗年间,调升至常州,因已垂垂老矣逝世在途中。
  苏东坡一生都在被贬,可是我们总能在他的诗中找到一些乐观的诗词,比如《记承天寺夜游》—文中的“月色入户”,门都破旧的连月光都透进来了,可是苏东坡接下来又写了一句“欣然起行”。他真的是一位乐天到无可救药的人,连我也佩服的五体投地。世上像这样的乐天派不多了,也许这也是苏东坡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那么光彩夺目的原因之一。所以读完了《苏东坡传》,看完了苏轼的一生,我学到了两个字:乐观。
  作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自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
  林语堂说他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与百姓亲近的政治家”,因为他旷达的诗歌文风,他乐观豁达的语言,当然也少不了他与政敌王安石的处处交锋。受到万人敬仰的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不平,历经风雨屡遭贬低,不仅折服于他超凡脱俗的诗向,也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可看出,还有他那气度宽广,为人正直的人格。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被贬去黄州,在黄州,苏轼被叫为东坡居士,为帮助百姓解決吃肉的问题,在这里发明了一道千古流传的“东坡肉”。仔细想想,美食家与作诗兼备的诗人真不多,那苏轼便是居于首位的大家。苏轼的被贬之路似乎从未停止,但在被贬的日子中,愤骇世俗,不愿去流合污。被贬的日子,在山水美景中作诗,期间他写过“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闲者得知。”
  如果李白被称为是“天上月”,那他便是“人间仙”,每句诗词中都透露着他的人生态度。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被贬、因颜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与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和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面前。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苏轼,面对一切挫折,仍有着乐观向上,越挫越勇的精神。合上这本书,在那无数豪情四射的诗词笔墨间,才能感受到生活赋予我们的是什么。